当前位置:首页 >> 今夕开滦 >>开滦史话

在罕见的矿井透水灾害面前
更新时间:2020-12-16 点击数:2684

1984年6月2日10时20分,范各庄矿突发罕见的透水灾害。其水量之大、来势之猛,是世界采矿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期突水量平均每分钟高达2053立方米,比国外最大的南非金刚萨矿的透水量大六倍。水灾发生21小时后,范各庄矿这座开采20年、年产原煤300万吨的大型机械化矿井被淹没。随着矿井涌水量的剧增,6月6日15时30分,强大的水压突破范各庄矿和吕家坨矿之间的隔离煤柱,将年产原煤200万吨的大型水利采煤矿井吕家坨矿淹没。吕家坨矿停产后,水头又直扑吕家坨矿和林西矿之间的边界煤柱,7月21日渗水量达到每分钟17.66立方米,林西矿也被迫停产。与林西矿相邻的唐家庄和赵各庄两座煤矿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透水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开滦从局到矿立即做出了快速的反应。

6月2日的10时20分,当范各庄矿2171综采工作面水灾发生后(当时涌水量为每分钟203立方米),正在该工作面工作的综采四队队长常来,马上利用工作面紧急呼叫电话通知撤人。接到通知后,在下运道、上风道和采面等部位干活的20多名工人,立即安全撤出。经清点人数,发现还差一名年岁较大的水泵司机刘敬信。常来同志二话没说,重返透水点。由于涌水越来越大,常来和刘敬信两位同志再也没能出来。

10时50分,矿地质科王俊生同志从井下打来电话,报告井下透水灾情。矿总工程师朱继维、副矿长王铁藩等同志火速下井赶赴现场,并通知救护队下井救人。

10时55分,矿务局总调度室接到信息后,在立即向矿务局领导汇报的同时,又紧急通知周边矿的救护队待命。

11时30分,矿务局主要领导带领局总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及时赶赴范各庄矿。

下午两点左右,局总工程师李成栋、副总工程师毕华照到井下出事地点,一面察看灾情、一面指挥营救两名遇难同志,最后终因水势太大和巷道坍塌严重而被迫放弃营救。

22时整,在涌水淹没二水平泵房,并向一水平逼近的紧急时刻,局长张汝辑、总工程师李成栋分别打电话,向煤炭部副部长叶青和河北省煤炭厅厅长仲锡九汇报水害灾情。

6月3日5时30分,根据范各庄矿奥灰地面观测孔(○4)水位大幅度下降(15分钟下降6.8米)的异常情况,总工程师李成栋通知范各庄矿,下令井下全部撤人。

7时11分,范各庄矿一水平泵房被淹。从六月二日上午10时20分发生透水到六月三日早7时11分,水灾发生不足21小时,矿井就全部被淹。

罕见的透水灾害牵动了国务院领导的心。6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带领国家经委等部委领导冒雨视察了林吕边界、范吕边界打钻注浆施工工地和吕家坨矿主井水泵安装现场,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广大干部、工人要有信心,千方百计保住林西矿。同时还要求被淹矿的损失由没有被淹的矿增产来补;开滦的损失全国来补;煤炭行业的困难全国来帮助。李副总理强调说:开滦不是孤立的。全国人民在支持着开滦,党中央、国务院在关心着开滦,因此应该充满信心。

开滦遇到的困难也同时引起了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煤炭部及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灾害从发生到治理,都给予了开滦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范各庄矿透水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省市主要领导先后来到开滦给予慰问指导。为及时了解掌握开滦治水工作的进度,煤炭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开滦救灾办公室”,昼夜值班调度。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副部长于洪恩、叶青等领导同志,多次来施工现场指导工作。煤炭部副总工程师陈炳强6月5日赶到开滦后,不仅参与了各种治水方案的决策,而且还担负着调度、协调来自四面八方治水队伍的安置工作,水灾治理期间连续几个月没有回过北京。

为认真落实李鹏副总理视察开滦作出的指示,努力把国家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井下涌水流速过大、又不能派人去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如何对井下透水源实施有效地封堵,这既是对开滦科技实力的一次较量,也是对具有特别能战斗光荣传统的开滦员工的一次考验。

在矿井被淹、灾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封堵突水源,把国家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透水灾害发生的最初几天,工作在开滦治水复矿指挥部的矿务局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与支援治水复矿工作的煤炭部、河北省煤炭厅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连几夜没有合过眼。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水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提出了两个治水方案。一是任凭地下水上涨,待东矿五个生产矿井全部淹没,造成一个静水条件以后,再打钻注浆。另一个就是在千方百计把水控制在范、吕两个矿井区域的同时,对突水源进行封堵。第二种方案的最大风险是通过强排强抽矿井积水,井下涌水流速将会随之加大,封堵任务需要在特大的动水条件下完成,治水难度较大。其优点是可以争取时间,减少损失,也有利于范、吕两矿以后的恢复。为落实李鹏副总理的指示,尽早完成治水复矿任务,开滦领导选择了后者,决定走一条充满艰难和风险的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周密的“排、截、堵”综合治水方案。排:就是利用范、吕两矿的主副井筒,安装大流量潜水泵排水,控制水位上涨,遏制水害扩大。截:就是打钻注浆加固吕家坨与林西矿之间的隔离煤柱,并在林西、唐家庄、赵各庄三个矿,井下巷道内建造水闸墙挡水,以控制水情。堵:就是堵住透水源和范吕两矿之间的过水通道。“排、截、堵”同时进行,前期以“排、截”为主,控制水情,为打钻注浆堵水争取时间。后期以“堵”为主,解除水患威胁。

按照既定的治水方案,指挥部从压住吕家坨矿水势,确保林西矿不被水淹这个战略目标出发,下达了一次又一次很难办到,但又必须办到的突击安装潜水泵的任务。第一次要求在主提升井安装4台大型潜水泵;第二次要求五天内在副井安装4台同样的潜水泵;第三次要求三天内在副井再加装2台大泵。三期安装任务一次比一次困难,一次比一次风险大。以第二次副井安泵为例,五天完成4台大型潜水泵的安装任务,是从来没人敢想过的。分管安装指挥工作的局机电副总工程师吴东茂,经与现场技术骨干协商,果断地采取了在一个井筒内实施三层作业,两个施工小队对角同时施工的方法。并说,抢险本来就有风险,但这不是蛮干,是科学,理论和数据越接近极限就越科学。

在吕家坨矿紧张地抢安潜水泵的同时,为防备林西矿遇到不测,本着如何在林西形成尽可能大的排水能力的想法,年近六十的老局长张汝缉同志,在吕家坨矿井水位超过了林西矿安全警戒线,全矿已经全面停产,井下没人作业的情况下,6月13日决定亲自下井察看情况,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次下井也许回不来,但一定得下去,不然心里没底。在两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老局长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林西矿井下八水平,沿着1000多米长的皮带斜井步行到十水平。经过实地察看,上井后立即作出决定,马上派人下井,恢复第十水平泵房。不然,即使吕家坨矿的水不过来,林西矿自身的涌水也会把矿井淹掉。由于采取措施积极,在吕家坨矿的积水向林西矿的渗水量最高达到每分钟17立方米的情况下,林西矿仍做到了安然无恙。

吕家坨矿采取的安泵排水举措,对暂时控制水势上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保住林西,恢复范、吕两矿,关键是必须封堵突水源。在准确确定突水源位置方面,从事矿井地质工作几十年,负责治水复矿整个钻区部署工作的局副总工程师刘国平同志,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透水灾害发生的当初就推断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内可能有一个大陷落柱。并根据这个推断制定了一个钻孔部署的设计方案。7月2日,钻区的第十号孔在钻到324米时,果然透到陷落柱顶部空洞,事实验证了刘总的推断。以后随着其它几台钻机在陷落柱透点位置,再结合在钻孔中进行的无线电波透视、水连通实验、水流速测定和注水实验等全方位测试,对陷落柱的总体积、陷落柱上部空洞的体积,以及陷落柱内的堆积物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也探明了2171工作面突水点的方位,即陷落柱内的奥灰水由柱体东部突破50米厚的煤壁直接溃入2171工作面巷道。根据这个情况,指挥部很快研究制定了一个在动水条件下,对陷落柱进行综合治理的封堵方案。即:上部盖帽、中腰截断、底部加固。实际就是沿着陷落柱的垂直方向,通过大量灌注充填物形式,使柱体内部形成一个阻水段、堵水段和加固段相互作用、并融为一体的巨大堵水塞。在封堵2171突水源的施工中,广大职工,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以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科学求实的精神昼夜工作在施工现场,精心施工、科学监测。2171陷落柱的治理从1984年6月开始到1986年8月完工,共打钻孔37个,总进尺34303.27米;灌注骨料106763.14立方米,其中:水泥浆71591.72立方米、沙子4678.37立方米;石渣25945.14立方米;水玻璃4220.9立方米;粉煤灰327.01立方米。

发生在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的世界采矿史上前所未见的特大透水灾害,在国务院领导、国家八个部委和省市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拼搏努力下,经过二年零两个月的昼夜工作,不仅保住了林西、唐家庄和赵各庄三座煤矿,而且复活了范各庄和吕家坨两座现代化矿井。吕家坨矿1985年3月21日正式恢复生产,同年10月20日范各庄矿开始出煤。

1985年10月全国科技表彰大会上,开滦对特大动水条件下进行突水源和过水通道实施封堵的治理技术,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袁树清)


版权所有: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Copyright ? 2007-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4号(开滦唐山矿业公司) 电 话:0315---3024885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