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昔开滦

见证新中国第一煤矿的诞生
更新时间:2022-03-11 点击数: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百废待兴,特别是抗美援朝之后,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加上居民生活,对煤炭的需求缺口巨大,国家亟需建设大型煤矿,以保证全国能源供应。当时,苏联老大哥确定要援建中国156个大型工业项目,但是在煤矿的建设规划中,并没有开滦范各庄煤矿。

据实地考察,范各庄区域虽赋存优质煤炭资源,但要向地下穿过85米厚的流沙层,建井难度非常大。基于此,国家将煤矿援建项目放在了东北。

后来,苏联毁约,中央决策层做出了我们自己设计、自行施工建设大型工业项目。范各庄矿的建井计划才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8年8月24日,由开滦基建处承建,范各庄矿破土动工修建。

范各庄井田位置在当时来说还是很偏僻的,其处于古冶区的东南角。这里土地贫瘠,沙化严重,揭开薄薄一层土,下面全是沙子。平时一刮风便尘土漫天,被人称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当开滦的建井队伍进驻范各庄建井工地的时候,发现当地大部分老百姓还都生活在贫困之中。

吃个“车轱辘”

我是在1961年到范各庄矿的。此前我在峰峰矿务局建井工程处工作,当时,我们的工程处与其他兄弟单位的煤矿都成建制划拨到开滦,协助建井工作。

我到范各庄矿的时候,那里的通电、供水以及简易食宿等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副井已经建成,主井也开工建设了。

我仍然记得我们刚进入工地时的情景:虽然已经建井两年了,工地上全是成排成排的简易房,那场面,非常像电影《创业》中王进喜和他的队伍刚刚进驻大庆油田时的环境。简易房的墙壁用高粱秸夹杂苇帘子围成的,外面抹上泥巴,有部分还会从缝隙中透出光来,油毡铺在房顶上,上面钉上钉子,再压一排排砖头,以防止大风把房盖吹跑。

我们刚开始来到工地时,就是住这些简易棚里面的大通铺,十几个人一个铺,谁下班谁就住在这里,到了冬天就在大通铺里点火生炉子,也没感觉出有多苦。

在吃的方面,我们也是以苦为乐,那时食堂的饭只有面粥、红薯面窝头。因为红薯面做成的饭都是黑的,我们还根据它的形状,叫“黑桃尖”,或者“车轱辘”。那时吃饭的时候,要是说吃个“车轱辘”,一定是红薯面饼子。

红薯面吃多了,就会反胃冒酸水。但在1960年、1961年的时候,能有这些东西吃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大部分职工都吃不饱饭,而周围的老百姓,连粮食都吃不上。

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对职工进行家访慰问,看到职工家属自己吃稀粥野菜,把干饭、主食放在锅里,留给建井职工下班吃,每进一户看到这些场景,我们都会被感动得眼圈发红。

当建井有一定规模,大家度过了困难时期后,矿上就在附近的仁里庄、张庄等地的老乡处给职工们租了房子,职工们才把家属接过来一起生活。

我记得我当时租住的房子,在现在的范各庄矿大门口对面的张庄村里,那是一处焦子顶的平房,有个小院,房子显得很宽敞。比照简易棚的大通铺,刚住上这样的平房是非常幸福的。

一种无形的力量

虽然当时条件简陋,但是我感到,工人们的干劲儿却都很高,整个建设工地也像电影《创业》中所表现的那样,真是热火朝天的。我感觉这其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大家,人们会知不觉地融入这种热情之中。

1963年夏天,范各庄北面发大水,大水冲断了铁路,公路桥也被洪水淹没,范各庄矿与林西矿的交通中断。我听说工会组织工人们去林西矿参加誓师动员大会时,没办法使用交通工具,上百名职工就排着队伍,唱着革命歌曲步行十几公里走到林西矿开会,然后再走回矿上上班,这些个事情到现在想起来还很是让人振奋。

我们的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也相当融洽。

因为大家都在附近村子里租下了房,我们有时也会去职工家里串门儿,如果赶上职工在吃饭,他们就热情请我们坐下一起吃。

有一次,矿上一位职工的母亲生病,但他在关键岗位上无法请假照顾家属,我们就专门到这位职工家探望他的老母亲的病情,不让职工分心。有的时候,一些职工也会请我们到他家坐坐,他们会把积攒下来很少的一点点肉票或鸡蛋拿出来招待我们,这也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直到现在,我还能交出许多职工的名字,和一些职工还有电话联系。

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支撑起了职工的干劲儿,同时也保证了矿井建设的高质量和高速度。在工人们的努力下,343米的副井建成仅用了328天,341米的主井用了304天建成,而155米的风井只用了62天就竣工。

制服“流沙层”

范各庄矿的三个立井位置都处于流沙层上面,从地面向下薄薄的一层土后,向下有85米厚的沙层,流沙层下面几十米的地方就是水,水与沙混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流沙。这种地质条件,在当时国内外建井施工中属于最大的厚度,连国外专家都感到头疼。当矿井打到含水流沙层时,流沙不能聚成形状,便会快速涌出,周围的沙层也会混着水流向井筒,根本打不下去。

而这些情况,是我们在建井中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记得,我们在施工中采用了特殊凿井技术——冻结法,我们当时设计创造的冻结凿井法的技术,在全国来讲都是一流的。按专业说,我们给这种凿井法总结了一句话:“长短管差异冻结、盐水反正循环冻结、大段高砌井、混凝土井壁后取消隔热层”。

当时在流沙层上开凿矿井,普遍采用冷冻法。但是冷冻工程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对这85米的沙层全部冷冻,虽然能保证不会被流沙干扰,但是向下开凿冰冻层会相当费力,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鉴于此,我们就把打向沙层的冷冻钢管,设计成长短管的技术,一层层向下冷冻,把井壁周围先冻上,井眼处留下,这样向下开凿会相当省劲儿。

我们在井眼周围,密布了无数长短钢管,按照科学设计冷冻部分流沙层,取得了很好效果。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井眼施工方法,后来还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在全国的许多矿井的建设中使用。

因为范各庄矿的水很大,我们还因地制宜,创造了“吊泵排、吊桶提、截水、堵水、转排水” 等综合治水手段,采用无壁座大段高(111米)砌井,溜灰筒下料(混凝土)多工序平行作业施工法,施工进度大大加快,主井月成井最高达到86.25米。

即使这样,流沙层还时常对生产造成干扰。

在1961年时候,主井井筒的冲击层部位突然跑水冒沙,我们当时已经进入平巷作业了,黄色的沙子掺着水直接灌入井下,这样就会在井筒周围形成很大的空洞,井筒外的填充物如果全被冲出来,会对井筒造成很大危害,对井下施工的职工有生命威胁。

事关重大,我们当时也感觉非常紧张。

我记得当时我在现场,站在罐笼的顶上下井到冲击层位置,拿着矿灯照到涌水的井壁方向,看到一些小孔里面黄色的水柱喷射而出,我们几位技术人员用安全帽接这些黄水,回去计算水中的含沙量,然后推测井筒周围究竟有多少沙子被冲出来。

一切调查清楚之后,我们就在每个透水眼的周围打眼,然后顺着钻眼,向井筒外面高压注浆,灌注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化学原料,接着还要高压灌注水泥和玻璃胶,最后完全凝固堵住涌水。一直到现在,如果检查范各庄矿主井井壁,还有当被年修复过的痕迹。

我在当年的工作中还听说,在治理井壁流沙的过程中,原来在建设副井的时候,因为在井壁上打梁窝时,涌水严重,有的老工人脱下棉袄,直接塞进梁眼中堵水,那也是为了工作不惜代价了。

因为地面向下是厚厚的流沙层,这对地面的永久建筑也形成了一种巨大考验。我们在主副井绞车房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中,摸索和实验了新的工程技术方法: “吹沙筒施工法”和 “分件组装、整体滑行”的先进技术。

在绞车房的地基上,我们密布了直径15~20厘米的深筒,然后用设备把桶内的沙子吹空,再灌装混凝土,这样的深筒在沙层中形成了无数个水泥支柱,就可以支撑住上面绞车房的建筑了,还避免下陷和移动。

对于安装高45米、重量达百余吨的主井钢井架,我们设计出了“分件组装、整体滑行”的先进技术,只用了3个多小时就这座庞然大物滑移到位,这项工程也创造了建井史上的奇迹。 

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有创新

建设新中国第一煤矿,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技术要领先。而对于建井技术,当年的开滦人是相当自信的,因为1965年国家煤炭部建立的第一个煤炭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现常州自动化所的前身)就设在了范各庄矿。

范各庄矿自身也立足于高起步,从破土动工之日起,就紧紧抓住技术领先这一环节。除了治理流沙层外,在建井工作中,我们在每个技术细节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

在立井建成,转入平巷开凿后,我们组织快速施工队伍,采用“一次成巷、掘砌平行作业、全断面一次爆破”技术。

按开滦的传统施工方法,我们在进行平巷开拓进尺时,正常情况下市先掏小洞,然后向外扩面直到形成正常开拓大巷。而我们在施工中的设计,通过计算炮眼的分布,装药量的多少,每个炮眼爆炸的先后配合,就是想让它一次爆破成形。

在工作中,工人们先用凿岩机打眼,放炮后用装岩机一次清运。这样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下来,形成的断面非常完美,一次爆破就可以形成22平方米的断面,然后直接锚喷加固就行了。

后来这项技术在开滦的各个矿井的开拓工程中推广,逐步演变创造,形成了开拓进尺“光面锚喷”的成熟技术,比我们当年的技术要先进得多了。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当时的技术能力,我们又将工作面长度仅85---100米的原设计方案,改革为在煤层内布置集中巷道,一条巷道可以为三个煤层、四个工作面服务,工作面长度可达160---200米,年可节约巷道七千余米,减少煤柱损失两万二千余吨,工作面日产量提高100%

为适应采煤能力,我们改造了采区运输系统,由一个三吨定量滚筒式装车机、推车机和阻车器组成的新型定量滚筒装车机代替了原手动闸门,装车能力达每小时768吨,采区上山皮带运输机宽度由700毫米加宽到1000毫米,运输能力提高一倍,达每小时480---500吨。

为改革采煤方法和实行机械化采煤,我们于1964年11月在1173北板工作面实验整体移溜爆破装煤采煤法取得成功,后在全矿推广,这种方法爆破后有20---30%的煤,只要人工轻微劳动既可装入溜槽内,溜子紧靠煤壁随每一循环工作面的推进而整体移动,不丢浮煤而且运输量大,采煤用工可减少四分之一,效率提高65.2%,达到7.59吨每工。

1965年3月,我们在1172南板工作面经多次实验、改进,成功将KMN――2型截煤机改造成简易滚筒式采煤机,工人们称之为“土机组”,到年底全矿6个回采工作面除一个薄煤层使用截煤机外,其余全部使用机组采煤。

在建井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在技术上形成创新,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基建施工6年,建井工人共开凿井巷39585.8米,挖掘出煤和矸石35万立方米,修建各种厂房和宿舍等建筑八万多平方米,安装各类机器设备1137台,总重量1857吨,铺设专业铁路25.69公里,公路10.5公里,铁路和公路桥各一座。

把住“毫米关”

现在70岁以上从事过煤炭生产工作的人大都记得,当时煤炭部张霖之部长对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甚至于有的煤矿要求,穿布鞋下井不准湿鞋帮。在这样的标准下,范各庄全矿上下对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把住毫米关”。

我们在建设井下的铁路时,要求技术人员都要拿建筑上用的水准尺和测量上用的经纬仪,给铁轨找平。而在井底车场这些关键的部位,还要使用水准仪来校准。对于铁轨间距,我们也提出必须要精确到“毫米”,差一点儿都要返工。这种施工标准带来的好处就是,此后无论矿车在这些地段上运行的速度有多快,基本上没有脱轨事故发生。

在井下采煤支护过程中,许多的支柱和棚子都是临时工程,一般的时候这个班打上了,下个班就可能会拆除。这个打柱的工序,在平常的时候不差大格儿就成。但是我们却要严格规定:柱间距必须保证在0.8米。安全检查人员和现场管理者,都是拿个尺子测量的,如果间距大一点儿,即使没有安全问题,也要求返工。

按上述的这些标准干下来,工人们都保持了严格标准的工作作风。坚持几年以后,范各庄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就成了全国的典型。

1965年8月,张霖之部长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彭真来开滦范各庄矿视察,参观了我们的采煤工作面。彭真同志说对范各庄矿投产不久就取得了良好成绩表示满意。他要求我们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在学习推广先进经验、采用先进技术等方面成为一个样板矿。

彭真同志走后,全国各地煤矿的管理者都慕名来到范各庄矿,参观学习我们的质量标准化经验,范各庄矿也成为全国公认的“质量标准化样板矿”。

我知道,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井下原本粗笨的技术细节,精确到了“毫米”,并坚持持续做了下来。

1965年末,按照煤炭部标准验收,范各庄矿回采一级品率达83%,掘进76%,机电设备达到五好标准,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建设新中国第一煤矿

范各庄矿在1964年10月21日正式投产,当时我们掘出6个可采煤层,掘出8个工作面,6个工作面进行回采。

投产之前,我们还正式成立了“开滦范各庄矿”建制,党委书记一正一副,矿长一正二副(总工程师兼任),一个负责井下,一个负责地面。按照开滦党委的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简化生产报表,实行图版管理,大力精简会议。

煤炭部也在1964年初专门针对范各庄矿做出决定:“将开滦范各庄矿作为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全面试验矿井,生产要集中,机构要精简,人员要少,效率要高,从实际出发,把革命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大胆创新,真正创造出一套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经验”。

为实现技术上高起步,在生产、提升、运输、通讯、供电、通风、排水、供热等各个系统尽所能采用新型技术和设备。主井绞车提升初步实现了自动化;采区主要运输系统皮带和链板运输机实现了集中控制;井底车场及大巷运输试用了弹簧和电磁自动道岔、自动信号;井上下电机车使用了载波电话通讯和调度;副井上下井口罐门自动化;主井选矸楼筛选和运煤系统实现了远距离操作;铁路煤车平煤实现了机械化,调度室和井下采区试用集中调度盘。

矿井投产后为迅速走向正规,开滦矿务局决定由唐山、林西、唐家庄、赵各庄四个矿成建制抽调五个采煤队、八个掘进队、两个开拓队,和其他辅助人员45个工种共计1684人,加上建井留下的1912人构成了新型矿井的职工队伍。工人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他们都是在各单位优中选优的精锐队伍,技术精湛、工种齐全,调入后立即投入生产建设。

范各庄矿投产后,首季平均日产就达到5084吨,最高日产达6103吨,超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范各庄矿在局内率先提出产量比设计能力翻番的口号和计划,并于1975年得到落实,全年产煤三百六十多万吨,带动了全局实现翻番。

经一年努力,范各庄矿建成了全国第一座采煤机械化矿井,工作面平均月产提高到22781吨,最高达到44583吨,回采工效率最高达到21.653吨,这些都属于当时的全国最高水平。

1965年8月22日,彭真副委员长、张霖之部长等国家领导人来矿视察后予以高度评价。文革期间,周总理曾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范各庄矿的引领作用功不可没。

范各庄矿第一批被国家煤炭部命名为“样板矿”。其建设及投产初期采用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及技术改造的做法,许多技术都纳入了全国煤矿建设施工的先进经验而加以推广。

群星璀璨

范各庄矿的建井工程,也锻炼出了中国的新一代的采煤技术人员。

那时许多年轻的干部和工人,都以自己能够在范各庄矿这样的新型矿井工作而自豪。当年的开滦矿务局也积极加以引导和培养,给于锻炼成长的机会。如煤层设计改造、井架整体移位等诸多技改攻关项目,经过许多年轻人刻苦钻研、认真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的荣毅民带领技术人员,一行七人赴波兰煤矿进行为期四个多月的考察、学习,回国后四人留在范各庄矿工作,其中赵茂林任首任矿长、我担任总工程师兼生产矿长、欧阳继秀负责技术(后接任总工程师)、孙秉权负责机电工作。我和范各庄矿副矿长苑荫桐后来都调到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工作,而且都担任司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煤炭厅局、大的煤炭企业、煤炭部、司法部、国家科委等众多的单位和部门中,都有从范各庄矿走出去的各级管理人员。

(殷继昌)

版权所有: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4号(开滦唐山矿业公司) 邮 编:063000
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3039256号-1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