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高耸的唐山矿一号井井架,井架上旋转的天轮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脚步。
百余年前,残阳泣血,炮声隆隆,惊醒了睡狮深沉的梦境。在那凤凰栖息的地方,“开平煤矿”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起点。
唐山乔家屯的一声钻鸣,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奠定了唐山矿一号井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不凡的地位。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1876年 11 月 4 日 至 9 日 ( 清 光 绪二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 ),由开平矿务局创始人唐廷枢在此选定井位,又于 1878 年 9 月16 日 ( 光绪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将从英国订购的钻机设备运至工地,并由英国矿师巴尔督率工人安装完毕,1878 年10 月 2 日 ( 光绪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 正式开钻探煤。当时探得一号井下有煤 6 层,按日产 500—600 吨计算,可供 60 年开采,钻机遂停了下来。
1879 年 2 月 ( 清光绪五年 ),由开平矿务局雇佣的英籍矿师白内特主持,在钻探处采用炸药、放炮、蒸汽绞车提矸的“西法”开凿一号井筒。一号井作为唐山矿提升井,井深 600 英尺 (183 米 ),又在距地表 200 英尺 (61 米 )、300 英尺 (91.5 米 )、500 英尺 (152.5 米 ) 处,分别开凿三条井下平巷,与一号井和 1879 年 3 月开凿的二号井贯通,平巷的上巷供通风,中巷和下巷为运煤巷道,使一号井形成生产能力。1881 年 ( 清光绪七年 ) 井架、绞车等机器安装完毕,即开始出煤。使之成为中国大
陆上第一眼采用机械提升的矿井。
一号井井筒的建设,有别于中国昔日小煤窑的简陋落后面貌,井筒为圆型,用
料石砌井壁,井径 4.27 米,井架当时采用木井架,高 20 余米,天轮直径 2 米,采
用自重 15 吨的三层罐笼提煤。后又于 1903 年改为双层罐笼,每层可装两个煤车。
与一号井配套的绞车房建于井眼西侧,当时安装一台 500 马力蒸汽绞车,功率
110.25 千瓦,日提煤 500 吨,1891 年改装成 367.5 千瓦蒸汽绞车,1906 年后开始逐
步更换为电绞车。
一号井下的巷道也完全按西方近代大煤矿采掘工艺布置,拱型巷道用料石、块
铁筑成,十分坚固宽大,形成中国最早的坚井阶段石门开拓方式,这种方式一直延
用至今。到 1884 年时,一号井下巷道长达 20 余里,其中 11.26 里铺设了小铁道,
用于马拉运煤。
建井同时,地面建有锅炉房、绞车房、煤楼等辅助生产设施,用锅炉蒸汽带动
矿井绞车提升。同时,为将一号井所产之煤转运出去销售,在一号井附近修筑了中
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与胥各庄至芦台的运煤河联接,打通了外界,构成了
产运销系统。
1890 年 ( 清光绪十六年 ) 一号井筒向下延深至四水平,是年 9 月 20 日《益闻录》
曾这样记载一号井情况 :“唐山向有煤井一所,井口在街前,井深 160 余丈。井上
设有火轮机器,烟筒由砖垒成,高八、九丈。大小锅炉十余口,均由此一筒出烟,
昼夜不停。行人来往、煤斤出入升降甚便。井底有极大吸水机器两个,又有入风之
机器风筒,井内分上下四层,头层深 60 余丈,内有东西大街,约二里许 ;又分无
数子巷,并分出煤之槽洞若干。
再下二、三层,均深 50 余丈,
皆由盘而下,大街、小巷、槽
洞亦如头层,再下四层计深三、
四十丈,……四层内大街、小
巷、槽洞亦与上同。井内大街、
小巷均用砖块悬棚而起,与城
门洞相似。至出煤之槽洞,上
有木板托好,下有木柱顶妥,
坚固至极。井内有马车若干辆,
骡马七、八十匹,或运土石,
或运煤炭,昼夜换班,无时或
息”。该文称赞道 :“按此井深
而坚牢,出煤之多 ( 当年产煤
25.9 万吨 ),速而省工,诚中
国第一佳矿也”。
唐山矿一号井建成后,不
仅使中国采煤业为之一振,也
使西方诸国感到惊诧,赶来参
观的欧美煤矿专家在参观了一
号井后称赞道 :“唐山矿的煤井在设计、建筑和材料方面可以和英国以及其它地方
最好的煤矿媲美。”
1905 年,一号井由 3 水平延深到 5 水平,1938 年又由 5 水平延深至 7 水平,成
为当时中国最早、最大矿井。1952 年,国家代管开滦后,开始有计划地对唐山矿一
号井进行技术改造,1952 年将一号井延深至 9 水平,汽绞车改为电绞车,木制井架
改成钢井架,罐笼改为 6 吨箕斗,并在一号井下开拓了新采区。
1955 年,在一号井安装使用了加拿大产的 MT—1200 马力单电机拖动绞车,井
眼延深至 479.8 米。1970 年老矿挖潜,一号井再次实现技术改造,将单电机拖动改
为双电机拖动,增装了一台国产 YB—18 / 51—12 型 500kw 电机,箕斗鎔量增至 9.5
吨,提升深度为 543 米,年提升能力达到 150 吨。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号井遭到破坏,井架歪斜,绞车房倒塌,井下被淹,
后在辽宁抚顺矿务局协助下,于当年 8 月 20 号恢复提升,10 月 1 日正式提煤。
80 年代后至 90 年代,一号井提升能力稳定达到 150 万吨以上。连续被开滦矿
务局评选为标准化达标矿井。2002 年公司改制后,加强设备管理,大力应用先进技
术,实施设备寿命期管理,优化操作程序,完善信号、保护及监测监视系统,缩短
了循环提升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的提升勾数,使年提升能力达到了 200 万吨以上。
唐山矿一号井在中国近代采煤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虽历经百年沧桑和
1976 年那场世所罕见唐山大地震,如今仍在为中国煤炭工业效力。这在世界上也是
绝无仅有的,已成为唐山这座城市的象征。
2013 年 3 月,中国第一佳矿(唐山矿一号井)、中国铁路源头(唐胥铁路肇始
之处)、中国最早铁路公路立交桥涵(达道)等“开滦唐山矿早期工业遗存”被国
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荣会)
|